植物的質感
植物的質感是植物重要的觀賞特性之一,卻往往不被人們重視,但卻可以表達出豐富的情感。它的植物材料可見或可觸的表皮性質。其中,植物葉片的形狀與大小、枝條長短疏密以及樹干的紋理等因素影響植物在視覺上的光滑或者粗糙程度,主要分為粗質型、中質型、細質型。
1.粗質型植物
一般具有大葉片、疏松粗壯的枝干和松散的樹冠。粗質型植物一般適用于大面積的場地。
常用的粗質型植物:楸樹、懸鈴木、泡桐、新疆楊、木槿、構骨、砂地柏、五葉地錦、向日葵、黑心菊、老齡樹等。
2.中質型植物
一般具有中等大小的葉片、枝干,比粗質型柔軟,以及小密度的植物。景觀中常以群組種植的方式作為粗質型與細質型的過渡,配置中數量比例大。
常用中質型植物:香樟、槐樹、櫸樹、桂花、石楠、丁香、飛燕草等。
3.細質型植物
具有許多小葉片和微小脆弱的小枝,并具整齊密集而緊湊的樹冠。適于緊湊狹窄的空間,可作為背景材料,也可以修剪成球形放作前景。
常用細質型植物:羽毛楓、垂柳、石竹、佛甲草、波斯菊、繡線菊屬、大多數針葉樹種、竹類、修剪的草坪等。
不同質感苗木植物的視覺效果不同,進行合理搭配可以形成豐富的景觀層次。從欣賞者角度來看,粗質植物會有靠近觀賞者的趨向性,而質感細膩的苗木植物則相反。這是因為質感比較粗糙的植物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性,很容易就成為景觀中的視覺焦點,即主景。所以,在重要的景觀節(jié)點應選用質感粗糙的苗木植物,而背景則可選擇質感細膩的苗木植物,中等質感的苗木植物可以作為兩者的過渡。
但對于狹小的空間植物配置來說,應該盡量避免使用粗質類型的植物,而多選用細質類型的植物,以避免在狹小空間中使用過多粗質植物而導致給欣賞者一種強烈的壓迫感。所以我們在做植物景觀設計時,除了考慮基本的種植搭配外,還需要考慮將不同質感的植物進行合理運用,以使景觀更加豐富和耐看。
|